1月29日,省教育厅召开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培育推进工作视频会。
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,教育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崔昌宏强调,四川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亟需提质突破,全省上下必须高度重视优秀教学成果的培育工作,进一步健全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培育工作机制,细化落实各项有关培育计划方案。要求各有关成果主研单位强化使命担当,对标先进、积极主动、多方借力提升成果质量。同时指出,教育科研和成果总结要做到“三有八善”。要有一张大网,多方收集资料;要有一个强“胃”,用于吸收消化;要有一双巧手,精于梳理提炼。要善于真抓实干、理论创新、解决问题、运用数据、跨学科研究、批判性总结、全球视野和辩证地思考问题。
会上,成都七中、成都市蒲江县南街幼儿园、四川省教科院分别作了《现代远程教育促进教育优质均衡的实践与创新》、《自然教育园本课程深化研究》、《高品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》的成果经验交流。省教科院副院长董洪丹就《四川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培育实施方案》有关内容和2021年至2022年的成果培育具体工作安排做了汇报。
视频会后,凉山州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程志敏强调,此次会议是推进会、培训会,也是启动会、实施会,要高度重视,明确工作目标;建立专班,明确责任分工;制定方案,明确培育思路;结合实际,明确推进思路;整合资源,统筹全面推进。每个课题组要尽快建立团队,制定课题方案,确定时间表、路线图,进行专题研究,从而提升全州教育科研队伍的能力和水平。
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宋刚、副所长巫明英,就相关工作作了说明。
凉山州学前学普办研究的课题《凉山学前幼儿学会普通话的有效策略实践研究》,荣获四川省教育科研课题2020年度阶段成果一等奖,是此次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培育对象之一。
参加会议的有凉山州学普办全体成员、州教育和体育局基教科科长、州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管理人员,以及有关成果主研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及撰写成果报告的执笔人等。
(胡建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