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会理县强化党建引领,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,坚持抓党建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,以抓党建促教育教学提升,推进会理教育由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转型升级。
坚持“三个优化”,筑牢党建基层基础
优化管理体制。成立县教育党工委,将100个中小学党组织、1700余名教师党员组织关系划转县教育党工委集中统一管理,理顺了学校党建工作条块不清、管理不明的问题;优化组织体系。采取“单建+联建”“年级组+教研组”的方式,把党支部建在年级组、教研组,建立3个学校党委,划分党小组120个,配备专兼职党务工作者115名,学校党组织实现100%覆盖,解决了组织体系不健全的问题;优化党员队伍。实施“红色细胞”工程,专项开展优秀教师入党计划,3年来发展的90名教师均为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。开展“双向培养”,分层分类组织1700余名党员教师开展红色党性教育。开展党员“双查双找”工作,转接党组织关系81人,1707名党员教师信息全部实现数字化管理。
注重“三个突出”,强化党的政治核心
突出政治领航。在学校党组织全面实行“筑底强基·凝聚民心”党建工程,向学校党支部统一制发《党支部工作手册》,规范组织生活。健全基本保障,中小学党建工作经费全部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安排;突出政治领导。健全落实民族地区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,落实党政联席会议制度,非党校长每季度向学校党组织汇报工作。落实党组织参与决策重大事项制度,学校党组织参与研究“三重一大”事项1000余次。加强党管干部人才,启动中小学校领导班子调整工作,调整交流304名学校领导班子成员,92所中小学校实现党组织书记、校长“一肩挑”,占92%;储备教育教学类“双过硬”教师20名;突出党建责任。建立党建工作“3张清单”,建立教育党工委党建工作清单,明确10项工作职责。建立教育党工委委员及中小学党组织书记、委员党建责任清单,将党建工作纳入综合考核。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,开展教育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,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100余场次,处理违规违纪教师35名,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师风。
实施“三个工程”,增强教育内生动力
实施“先锋引路”工程。投入200余万元在学校党支部开展标准化建设,党组织实现规范挂牌、规范运行,3个学校党支部被县委授予“红旗支部”称号。开展党员“承诺践诺”活动,组织党员教师参加疫情防控、“双报到”等志愿服务活动1.1万余人次。8个学校党组织、47名党员教师受到州委、县委表彰,党员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彰显;实施“名师培育”工程。针对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系统性不强,缺乏骨干引领等制约教育水平提升的问题,建立中小学、幼儿园“名师工作坊”30个,选优配强“坊主”30名。开展教师“结对帮带活动”,100名优秀骨干教师帮带846名青年教师。培育省级教书育人名师1人,州级学科带头人6人,县级拔尖人才11人。选派30名优秀校(园)长、30名骨干教师参加杭州师范大学进修,教育专业人才质量进一步提升;实施教育教学“质量提升”工程。深入推进“县管校聘”改革,实行“四轮竞聘”,2275名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参加竞聘,2273人竞聘上岗。县财政每年预算教育教学质量奖1000万元,开展校长绩效考核,兑现教师绩效待遇,激发教师工作激情。全县专任教师学历结构得到优化,专科以上学历3210人,占98.3%;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督导评估,县民族中学被州教育工委、州教育体育局表彰为2018-2020年中学教学质量奖学校,会理第一中学成功创建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