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11日上午,凉山州教育发展大会在西昌举行,州委书记段毅君在大会上讲到:“前段时间我到普格县附城小学调研,当时我看到学校有19名残疾智障的孩子,但是附城小学很用心、很用情、很用力,筹建了特殊教育资源室,投入了6.8万元,购置了包括视觉辅助类、听觉沟通辅助类、励志类、肢体运动辅助类、图书等辅助的教具、学具。当时这19名学生在特教班6名老师的带领下,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,而且都有一个精彩的‘表现’,我们看了以后很高兴,也很感动。”
为健全特殊学生随班就读保障体系,提高残疾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,普格县教体科局联合县残疾人联合会,成立普格县特殊儿童少年教育帮教专家委员会,拟定工作实施方案,压实工作责任,在指定学校建立资源教室,为特殊儿童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、落实特殊教育师资、提供特殊教育资源,为残疾儿童康复和学习辅导提供全方位的服务,让特殊儿童享受更加优越的教学资源,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。
普格县在附城小学试点开设特殊教育新模式,将全校19名特殊残疾儿童集中组建为1个特殊教育班,配备6名教师,并配置教学硬件设施设备,组织开展各类体育健身活动、团体合作游戏、朗读、看书、手工剪纸、绘画、手语操、唱歌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,有力增长特殊儿童的知识和技能,努力做到“在成长的路上不落下一个孩子的教育初心和使命”,有效推动实施更加有温度的“融合教育”模式。
目前,普格县建成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并挂牌的学校有14所,每所学校的特殊教育资源教室,按不低于4万元标准配备残疾设备设施,配备“资源教师”2人或2人以上。各学校选派责任心强、热爱特殊儿童,思想、业务素质高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,作为送教上门业务指导教师,并通过标语、广播、网络等,积极向社会和特殊儿童家庭宣传“送教上门”的服务工作。学校遵循家庭自愿、定期入户、免费教育的原则,注重发展特殊儿童的教育潜能,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、适应社会的能力。实行“一对一”“多对一”的送教方式,切实为有需求的特殊儿童“送教上门”,做到应送尽送,应教尽教,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,优化工作措施,尤其是对义务教育阶段不能入学就读的22名残疾儿童实施送教上门,提高特殊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。
普格县有效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水平,准确掌握全县263名残疾儿童底数、残疾状况和教育需求,大力推进随班就读,积极探索“1+1”教育模式,将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融为一体,营造和谐包容的教学氛围。
(胡建华)